首页

芷晴暴力脚虐 在线观看

时间:2025-05-30 03:03:54 作者:天问二号任务为何探访这两颗星? 浏览量:83052

  中新网西昌5月29日电 题:天问二号任务为何探访这两颗星?

  记者 马帅莎

  5月29日,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就此开启其漫长的星际之旅。它将飞往小行星2016HO3进行探测、取样并返回地球,随后再前往主带彗星311P开展科学探测。

天问二号任务发射圆满成功。白国龙 摄

  天问二号任务为何要探访这两颗星?在漫天星辰中,它们是如何“万里挑一”被选中的?天问二号任务将对这两颗小天体开展哪些探测?此次任务有关专家日前接受媒体采访作出解答。

  人类为什么要探测小行星?

  据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苏彦介绍,小行星的形成可追溯到太阳系早期,它不像地球那样经历过物理或化学上的巨大改变,因而保持了原始状态和成分组成,被称为宇宙的“活化石”或“时间胶囊”,对于研究太阳系早期形成过程和演化历史具有重要科研价值。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建军认为,小行星探测不仅有助于揭示其自身的演化历程,以及太阳系早期状态,也能为认识地球的演化过程提供重要线索。科学家普遍认为,地球在形成初期并没有水和有机物质,是小天体的碰撞将这些物质带到地球。

  天问二号任务为何选定小行星2016HO3和主带彗星311P?受访专家指出,这两个小天体均具有良好的工程可达性和独特的科研价值。

  地球的“神秘舞伴”

  2016年,人类首次捕捉到小行星2016HO3的踪迹。它运行于地球轨道附近,其环绕太阳公转周期与地球公转周期接近。

  一直以来,这颗地球的“准卫星”都在以特殊的方式与地球“共舞”,并与地球保持着微妙的距离。当它行至地球前方时,会被地球轻柔地推开;待地球向前运行时,它又悄然加速追赶,像是永不停歇的追逐游戏。据悉,由于它的轨道相对稳定,经过前期轨道设计,探测器需相对较低的能量即可抵达。

  小行星2016HO3个头小,直径仅40米到100米左右,地基望远镜很难观测到,迄今为止,人们对它的了解依然十分有限。

  刘建军说,关于这颗小行星的来源,目前有很多猜测。有观点认为,它可能是月球被撞击后形成的碎片,有的认为它来自小行星带,被地月系捕获形成,还有人认为它原本就存在于这条轨道上。“它究竟来自何处,物质组成如何?有待人类进一步探测研究。”

  “活跃的小行星”

  另一个探测目标主带彗星311P的选定亦是如此。主带彗星311P运行在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中,它既像小行星般沿固定轨道行进,又像彗星一样喷发尘埃,被称为“活跃的小行星”。这在干燥的小行星带中十分罕见。

  “理论上,主带彗星311P应表现为岩质特性,为何它像彗星一样有喷发物?它究竟是在小行星带中原生产生的,还是从外太阳系捕获形成?这些问题当前仍没有答案。”刘建军说。

  专家指出,近距离探测这颗特殊的小天体有助于了解这类小天体的物质组成、结构以及演化机制,填补太阳系小天体研究领域的空白。

  如何探?

  科学家们期待通过天问二号任务的实施,进一步揭开这两类小天体的神秘面纱。

  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韩思远表示,天问二号探测器针对小行星2016HO3和主带彗星311P科学探索任务,搭载了11台科学载荷,将对相关天体地貌、物质组分、内部结构、可能的喷发物以及轨道力学等方面开展研究。

  “在取得小行星样品后,我们还将对样品物理特性、化学与矿物成分、同位素组成和结构构造等方面开展研究测定。我们也希望通过天问二号任务实施,能够在这两类小天体的认知、起源、演化等方面取得科学研究突破。”韩思远说。(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缅边境云南瑞丽:蜂猴夜闯国门 民警暖心救助

“比如,基于兰州重离子加速器研发的我国首台国产医用重离子加速器治疗装置,目前已实现临床应用,成功治疗了1000多例肿瘤患者。”杨建成认为,大科学工程中产生的颠覆性和前沿性技术,往往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和新动能。

越跑步,膝盖越废……是真是假?|谣言终结站

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伦福儒第三次到访杭州,作题为“世界史前史中的良渚”的学术报告,再次肯定中国考古学者的研究成果。

外企高管密集来华,所为何事?

“要善于分析新的市场环境、新的技术条件,用好新的营销手段,打开视野来用好当地资源”“要跳出本地看本地,打造为广大消费者所认可、能形成竞争优势的特色”,总书记的谆谆话语,为乡村产业振兴指明发展方向。

中美禁毒合作工作组举行首次高官会议

李春如还记得,曾有一只鸿雁误食异物,长时间拒绝进食,生命垂危。他为这只鸿雁进行急诊手术,凭借多年经验和沉稳操作,成功取出异物。

甘肃嘉峪关酒泉机场复航

济南3月14日电 (沙见龙 周艺伟)近年来,山东省煤田地质局围绕黄河北富铁矿、胶东金矿、盐腔储能库等重点领域,解决关键探测技术难点与核心技术集成,取得原创性技术突破,形成立体探测技术体系。在重要矿集区、储能发展前景区、重大地质灾害区、煤矿安全生产区等关键地带进行试验、示范,形成深部探测示范基地。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